
就在球迷们期待乌兹别克斯坦名帅卡帕泽能接手中国男足时,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反转。卡帕泽本人亲自出面澄清,直言自己“从未与中国足协联系”,更否认参与任何竞选。这一下,不仅打脸了不实传闻,更让中国足球的选帅机制再次面临信任危机。
整件事背后,暴露出三个核心问题:为什么媒体热炒的“大热门”,本人却完全不知情?为什么官方消息和坊间传闻差距如此之大?足协的选帅过程,是不是仍然在“关起门来”操作?这已不止是闹乌龙,而是反映出从信息源到决策流程的系统性不规范。
球迷们其实有足够的耐心,不怕等待,怕的是无意义的消耗;不害怕换帅,怕的是整个过程如同儿戏。现在18强赛近在眼前,时间紧迫,如果足协还是沿用过去那套“传闻满天飞、官方不发声”的老办法,只会继续消耗本就所剩无几的公信力。
当务之急,是建议中国足协主动公开目前已确定的候选人名单,用官方通报取代小道消息,把选帅过程放在阳光下进行。只有透明、专业的操作,才能逐步挽回公众的信任。
选帅不该是一场猜谜游戏,而应成为中国国家队重建的专业第一步。只有彻底告别“黑箱操作”,中国足球才能放下包袱,真正轻装上阵。